本网讯 近日,全球民用无人机系统及解决方案提供商DJI大疆,联合伊春森工带岭林业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带岭林业局公司”)举办了一场探访无人机技术在林业场景下创新实践的交流会。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媒体机构走进小兴安岭林区,通过实地观察,采访行业用户及群众,媒体机构了解到无人机在森林防火、应急灾害救援、森林资源保护等方面的重要性,以及林区工作人员如何借助科技力量实现现代化林区守护和建设。

活动上,带岭林业局公司森防与安全监督部部长李继勇分享了林业人如何抓住时代契机,依托自身森林资源及科技优势,做好森林防火和生态保护工作的情况和效果。大疆林业行业总监杨腾则阐述了当前林业阶段对新技术需求的必要性、大疆为何深入林业领域,以及无人机技术在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野生动物保护等方面的案例和优势。
去年3月,带岭林业局公司率先引进大疆机场的自动化巡护方案,该方案包括9台大疆机场(含经纬M30T型机场版飞机),规划了近100条常态化巡检路线,至今已完成约2000次飞行任务,总飞行距离接近10,000公里。
大疆机场分别部署在带岭林业局公司管辖的9个林场分公司并接入林业现代化管理系统,借助无人机的空中技术优势,有力补充传统巡护方式的不足。目前这套“人机协同,空地互补”数字化林业巡护模式不仅在日常巡护中实现常态化自动化巡检作业,在森林防火期及汛期等特殊时期内,对火情隐患进行全方位巡护、对河流汛情以及道路安全进行实时监测,节省人力的同时大幅提高了巡护的精准度。
小兴安岭上空的巡护员,开启林业自动化巡检模式
我国森林覆盖率24%左右,森林面积35亿亩,每天有超过200万名护林员在复杂的林区一线进行巡护。然而,传统的人力巡护方式在效率、精度和安全性方面存在诸多挑战,难以满足对森林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和生态保护的需求。
东北林业是国家最重要的林业资源地,小兴安岭纵贯伊春全境,是全国重点国有林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尤其是资源丰富的带岭,活立木总蓄积1541万立方米,森林覆被率96%;有中华秋沙鸭、马鹿等珍稀动物270多种。
在交流活动上,带岭林业局公司森防与安全监督部部长李继勇介绍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各行各业朝着智能化变革,带岭林业局公司通过大疆无人机巡护,可以带来更好的视野,能飞得更远,且自动化巡护可以进一步解放人力。李继勇介绍说:“原来一个巡护员巡护3公里往返6公里约2小时以上,现在用无人机巡护,每半小时巡护一次,有效地提高了巡护效率和频次;无人机巡查也可以将工作人员的安全风险降到最低,节省人力的同时,提高了巡护的精准度。”

大疆林业行业总监杨腾表示,大疆始终致力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不断追求技术革新,开发高效、安全、易用的无人机技术解决方案。杨腾在交流活动上说:“2016年,大疆开始与林场和林业局的一线人员深入接触,探索无人机在林业的可行性应用。随着大疆行业应用部门的成立,大疆也陆续推出了符合工业级标准的行业无人机、可见光、激光雷达等多种功能负载以及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的大疆机场系列。2023年,在小兴安岭伊春森工带岭林业局公司部署的9台机场,是全国林业客户中采用大疆机场进行森林自动化巡护的首例。如今,全新的机场还进行了升级,体积更小、续航时间更久,自动化程度更高。”

“科技助林”,大疆为行业提供最优解
目前,伊春森工集团带岭林业局公司实施的“人机协同,空地互补”数字化林业巡护模式,为无人机技术在林业作业提供了应用样本。以小兴安岭林区为例,带岭林业局公司的施业区总面积96742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92883公顷,森林覆被率高达96%。广袤森林中潜藏的风险,全靠肉眼观测,很容易留下死角和空白。新技术不但可以帮助一线护林员降低日常巡护作业风险,同时还能提高作业效率,将森林火灾、病虫害、偷猎盗伐等风险防患于未然。
随着全球环境和经济问题的日益严峻,森林作为自然资源,在解决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能源危机等问题中的作用愈发重要,人类正寻求更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发展和管理森林资源,而科技的进步为这一需求提供了可能。
大疆行业应用部成立以来,致力于通过无人机技术来改变传统行业的作业方式。如今,大疆行业无人机在全国大小林场、市县林业局和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林业系统中均有应用。

无人机技术的核心价值,在于它首先具备工具属性,以解决一线用户实际问题及需求为优先级,为一线工作者带来智能化生产力,降低作业安全风险并提高作业效率。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无人机的自主控制技术、网络化通信技术及数据处理能力变得